5000亿美元的未来城市 NEOM:石油帝国沙特的救赎(5)
“沙特本地人并不愿意从事苦累的建筑行业,一般是有实力有技术的外国承包商上阵。但遇到法律纠纷,法律倾向于当地的公司。”
“说白了就是你做了,有可能拿不到钱!你还没地方说理去。虽然沙特在大力反腐,但感觉在沙特就没有不腐败的地方和行业,一个小小的监理,他们每月索要的钱物要超过他的工资。”
在此背景下,可知愿景2030试图在不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前提下,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道路多艰难。
基础体系不够强:底层技术、工业支撑难魔幻的高楼大厦只是一个的表象,而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税收制度所支撑的经济秩序,更需要技术体系、工业体系的基础支撑。
享受了大半个世纪的石油经济红利,也拼命想把石油财富变成技术天堂,补齐薄弱的工业化能力。
但无论是科技,还是工业化,抑或是产业多元化转型,非一朝一夕。
它需要烧钱,无论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需要无底洞般的钱;它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专业技能在线的科技人员大军。
沙特的科技创新起步晚,与同地区的高收入国家相比,极为靠后。宗教学习是核心,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等创造性的学科体系薄弱。2015年以来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石油经济让沙特民众习惯了高福利、高补贴,埋头苦干的日子,由奢入俭难,沙特人愿意过吗?
沙特宗教立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体制,萨勒曼的一系列社会改革,无不在挑战着王室“宗教立国”的根基。
国家以伊斯兰教教义为纲,社会保守压抑,性别隔离无处不在,新生事物难极难推进。
沙特愿景2030等系列社会改革,够大胆、够前瞻,但没有基础,仅靠喊口号、砸重金,现实藩篱重重 ,举步维艰。
NEOM并不是所有沙特人的梦想正如海量的石油收入没有让全体沙特人共同富裕。
石油的大部分收入,都流入了2000名核心王室的口袋。他们霸占了本国几乎所有重要职位,堵住平民晋升通道,让阶级更加固化。
尽管人均GDP居世界前列,但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在NEOM实施过程中,发生拆迁问题,沙特政府做法激进,向当地派遣了军队。甚至开枪击杀了一些不愿搬家的当地居民,其他抗议者被捕,将他们打成“叛乱者”。
王储的强硬态度,加剧民众的愤怒,加大了裂痕。靠枪杀、逮捕推进的计划,没有民众支持的未来城市,会是什么样子?
写在最后“殿下,您害怕什么?”2020年,记者曾在《愿景2030》五周年之际采访萨勒曼。
“我相信‘害怕'一词在沙特字典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沙特人是不惧于任何人和事。”王储萨勒曼回答。
真的不害怕吗?
全球能源生产格局悄然生变,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从正在从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供应者”蜕变为“边际供应者”,同时,过去十年,美国石油产量一路飙升。
沙特石油霸主的地位摇摇欲坠。
当被问到五年来最重要的成就时,萨勒曼回答:
我们有20年无法解决的住房问题,而公民正等待获得贷款或住房补贴将近15年。
商业许可证过去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来获得,需要经过六个实体,而现在可以在半小时内在线完成。
外国投资增加了两倍,达到每年1700万。沙特股市超过了,这意味着私营部门已经开始增长。
这些成就对于天方夜谭般的科幻新城NEOM,似乎太过渺小。
“梦想家”、“新世界”。
这是默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谈到NEOM时离不开的词,在他眼里,“那些没有梦想的人不用参与我们的讨论,甚至没必要来NEOM,这座城市只欢迎那些希望到达新世界的梦想家。”
但,这座城市是否又值得真正的梦想家?
无论是NEOM,还是The Line,无疑是令人着迷的,着迷到有些不切实际。
在短短十到十四年内力挽狂澜,何其艰巨,沙特是否意识到这一问题。
或许,他们明了,但不得不做。
石油给了他们自信,也养成了他们躺赢的惰性,因此急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宗教成为统一沙特最大的思想武器,也束缚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因此急于开放。
坐拥麦加和麦地两大圣地,让全世界的穆斯林可享受快速精神之旅,也让两派别间的斗争不断,内耗严重。
“如果你能有幸从阿拉伯海边上的达曼到红海边的吉达,这一路走来,烂尾楼都在诉说着这几年他们经历了什么。”杨光说道。
文章来源:《石油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s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101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