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公园城市建设——让美丽梦想照进现实(2)
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按照“北拓、中优、南扩”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思路,东营区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独具东营特色魅力的公园城市大格局。
东营区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城园融合,打造城市与产业有机共融、城市与公园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东营高新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获评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今年以来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瞪羚企业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9家,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省工业强县。推动科创经济、楼宇经济、商圈经济协同发展,胜利大学生创业园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过千万的楼宇达到11座,改造提升济南路、万达街区等重点商圈,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获评全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先进区,入选省现代流通强县。以城带乡推进乡村振兴,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三三三”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模式获得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打造龙居社区黄河滩区安居富民新标杆。
东营区统筹重点片区更新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全面铺开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健身、休憩、娱乐等功能完整嵌入,加快构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无缝衔接格局,形成多园相连、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今年以来,高标准实施总规模1219亩的5处城市公园建设,其中体育公园、东辛公园、燕青公园、供应公园等4处公园年内建成开园,泮水公园明年7月份建成开园,规划建设广利河带状公园,以及海科游园、莱阳路游园等多处街头游园,尽快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实行差异化功能布局,形成了以综合性公园为主体、以口袋公园为补充的新区片区公园体系,以“湿地公园”为特色的耿井片区公园体系,以“全民健身”为核心的新区北部片区公园体系。结合“三老一区”改造和裸露土地治理,因地制宜改造建设一批“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建成总面积1743万平方米的183处“口袋公园”,城市绿道达410公里。打造3条以特色花卉为主的鲜花大道,让城市“四季常绿、三季花开”。

突出片区更新


东营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谋划后实施,把规划细化到各精品城市单体和公园建设,高标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初步成果,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品质建设。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的公园来布局,召开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座谈会、论证会、新闻发布会和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研究确立了“北拓、中优、南扩”的公园城市建设总体格局。编制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公园绿地系统、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对公园数量、规模、功能等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推动形成“公园+”“+公园”发展模式,构建完善公园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
丰富公园城市发展内涵
释放公园城市空间潜能
东营区坚持城乡统筹、系统施治,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加强公园城市建设与生态本底的有效衔接,努力让良好生态成为东营区最美底色。高标准建设12公里沿黄生态长廊,系统实施总投资18亿元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河湖水质提升工程,集中打造20平方公里耿井湿地,规划建设城北湿地群,构建“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以现状水域生态修复为基础,规划建设总面积600亩的泮水公园,配套区域雨洪调蓄、水体净化、动植物栖息生境等功能,提升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深挖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土壤改良、完善排碱系统、培育乡土树种等方式推进园林布局,打造独具沿黄盐碱地特色的公园城市。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两清零一提标”,空气优良率达到71.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开展城市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年行动,拆除违法建筑490处、35万平方米,建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机制。
突出布局完善
文章来源:《石油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sykjltzz.cn/zonghexinwen/2022/1015/674.html
上一篇:中欧清洁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开幕 推动中欧绿色低
下一篇:你觉得非211理工大学哪个强